老中医扎针,用针十分多。上网查阅针灸资料的时候,曾经有人说老中医取穴太多了。在针灸界,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,那就是扎针多的医生多半针灸水平不高。而且这样多针的治疗效果会不好,因为它把病人的气调乱。
那针灸的取穴数量多少有标准吗?答案是没有,也有!
没有标准:因为我们翻遍古书,得不到一个很准确的说扎针数量的标准答案。虽说有不少流派说能仅取几针就能治好疾病,但并没有说扎针扎得多就治不好病的。相反,很多厉害的针灸大家取得针数量一点都不少,像程莘农、肖少卿、王乐亭,这几位大家扎的针可一点都不少,但是他们的水平可是公认的。
在内经中,也有热病五十九穴、水穴五十七穴这样的记载。关键不在于量。我们看九针十二原。“凡将用针,必先诊脉,视气之剧易,乃可以治也”、 “刺之要,气至而有效,效之信,若风之吹云,明乎若见苍天,刺之道毕矣。”判断针灸是否有效,应该是从针灸的治疗效果上,单独从针灸量上去判断,并没有悟到针灸的真谛。
也有标准:俞老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,他常说我们针灸取穴不能像机关枪打麻雀,有目标,不准确,而应该像狙击手,一枪一个,甚至一枪两个,怎么办呢?切脉!通过脉搏指导我们针灸取穴,通过脉搏判断我们针灸的效果,这样,我们针灸治疗就有了标准,就能做到弹不虚发,立竿见影!更厉害的地方在于,他知道每一针下去会有什么样的变化,跟踪追击,最终化险为夷。
另外,诊治疑难杂症,病因、病机复杂多变,单纯局部针灸已不能解决问题,就像打仗,地区骚乱和整体战役的投入兵力肯定不可同日而语,有的需要特种兵小分队即可,而有些则需要多兵种,大集团作战,既要扶正,又要祛邪,重在守正,同时出奇,则长治久安可期矣!
第一次跟诊的时候,俞老给一位肩周炎多年的患者扎针——这个患者主要问题并不是肩周炎,只是其中一个兼证,大概是年纪大的原因。他首先在小腿上扎了几针,问患者“怎么样现在还疼吗”,患者一脸不解,然后细细感受下,说“好像不痛了”。“好像就是不痛了吗,那现在呢”还没说完话,俞老就再在患者的肚子上扎了几针,“抬起来看看。”患者把手抬起来,然后惊喜地道“抬高了抬高了”。就那么简单的一个片段,俞老展现出来的自信,对每一针效果的把握,令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发自内心地尊重这位针灸专家。
俞老之后给我们详细讲解了这种扎针的理论来源以及适应病种。我曾经试过用类似的方法给患有肩周炎的亲戚治疗,效果十分显著。俞老并没有把这些独门绝技藏着掖着,而是把它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,如此大家风范实在令人佩服。
声明:本网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、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,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,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。电话:13696539698。
本站全力支持关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》实施的“极限化违禁词”的相关规定,且已竭力规避使用“违禁词”。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“违禁词”介绍的文字或图片,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,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。凡访客访问本网站,均表示认同此条款!反馈邮箱:1229047394@qq.com。